这么一解释,猛然懂了篆籀气!

这么一解释,猛然懂了篆籀气!

所以,在他们看来,要学好书法,就得通篆籀。

2、为啥学篆籀?

唐人张怀瓘在《评书药石论》里说:

夫物芸芸,各归其根,复本之谓也。书复于本,上则注于自然,次则归乎篆籀,又其次者,师于钟、王。

“夫物芸芸,各归其根”是《道德经》里的话,翻译成白话文就是:

天下万物,都要返回到它最本初的状态。

张怀瓘认为,这个道理在书法学习中也是成立的,学习书法也要回到本初。

具体回到哪呢?张怀瓘给出了上中下三个答案:

•上,也就是最好的,是回归自然,因为按传统观念,汉字取象天地,所以回归自然是最牛的;

•中,也就是次好的,是回归篆籀,因为回归自然毕竟太玄乎了,没有可操作性,所以在这套理论里,可能取法篆籀才是最好的答案;

•下,也就是最差的,是回归钟王,就是学习钟繇、王羲之留下的法帖,其实这可能是书法的主流。

3、学篆籀学啥?

《峄山碑》

接下来的问题是,取法篆籀,具体怎么取法呢?

明人丰坊在《书诀》里说:

古大家之书,必通篆籀,然后结构淳古,使转劲逸,伯喈以下皆然。

古代那些书法家,都很擅长篆籀,所以在写字的时候,结构古朴,用笔有力,蔡邕之后的书法家都是这样的。

从这句话来看,取法篆籀,一是结构(结构淳古),二是用笔(使转劲逸)。

就结构而言,篆籀的特点是平稳匀称,没有太多的修饰;就用笔而言,篆籀多用中锋,基本没有折笔,一般都是圆转。

这么一解释,好像也没什么玄妙的东西。

当然,如果你看古代书论,对于篆籀,很有些不明觉厉的解释,而且有时会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说法。

所以,你怎么看书法中的篆籀气?

网友留言

@二闲庄庄主

我感觉篆籀气其实就是外拓结构的另一种说法。其实折拆股也可以是外拓的解释。它们的要求都是圆转圆润,没有明显的硬折。圆转是草书从隶书独立出来以后的美学,这种美学在楷书中继续继承。可以参考洛神赋十三行,虞世南的夫子庙碑都是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美学。唐初李世民倡导王羲之,王羲之的笔法多是内擫,是一种新法,在复古思想的书法环境里,外拓笔法的优点被说成有篆籀气,其实就是篆隶楷美学的传承。

@用户655

说对了70%。外拓是笔法,还有结字,如果尊篆籀结字法,就应尊自然,因形循势而为,则得高古,朴拙之貌。结合起来就是篆籀气了。

@二闲庄庄主

篆籀到隶书已经相去甚远,更别说草行楷了,甲骨文模仿自然物象,到篆书已经装饰化抽象化,到了草书就符号化了,但是草书把笔画的拆分重新模仿自然,是一次美学的升华。我不觉得写篆书就会古拙高古。但是隶书草书的确继承了篆书的圆转笔法。

@用户6554250652590

所谓高古的篆籀气,应该是指结字用笔,锋藏画内,点画如雪泥鸿爪不露痕迹,自然书写不做作,不过分修饰。

@二闲庄庄主

自然书写不一定能写出篆籀气,我认为,魏晋以来,横如阵云点如坠石头竖如枯藤等等把笔画做各种自然的模仿神合,这种审美到了唐代时,已经有了审美疲劳,继而有了屋漏痕这样新的美学概念。这个概念把前者独立笔画,字的模仿更加抽象化,从而升级到整体审美,有点类似赏奇石形成的自然纹理,重点在激发人的想象,让字的黑白正负形色和人印象中物象神合。这个是屋漏痕的本意,篆籀气属于印象契合的一种。而这种契合是由于圆转笔法的关联决定的。

@用户6554250652590

你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,但,篆籀气与屋漏痕及折钗股是有本质区别的,简单点说,一个属审美意念范围,一个是书写线条的表现力范畴(用笔技能)。但这也是不可单独分割来论的,是相关联的,可是,意在笔先啊。这也跟各人喜好、风格有关系,不一定就局限于狭隘的“篆籀气”中。艺术的审美本来就是多向的、多元的、多维的。你说呢?

@二闲庄庄主

所以我说篆籀气不是唯一的。我不赞同意在笔先。古人写字,并非刻意经营章法布白,甚至根本不考虑这些因素,只是后世的评论家鉴赏家才会对着作品一条条找依据,无聊至极,好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天成,不可复制,如果通过布局经营写出佳作,王羲之可以写很多兰亭序留给后人,寒食帖也可能再抄很多分。或者对初作精益求精写出更完美的作品,然而没有这样的。古人甚至练笔误漏字都不重新写,怎么可能费尽心思经营章法呢。

@用户6554250652590

你说的这些我是非常赞同的。但,你对意在笔先的理解却有些偏颇了,“意”不是在书写时的刻意经营,而是在此之前的意识活动,“有意为之”,才能有情绪的表达,即使是下意识的或处于潜意识状态(醉酒)。现在的书写环境已经有了变化,已没有了太多的实用性,更倾向于展览表现与装饰性的表达,这是不可改变的。无意为之乃佳,相对来说是不存在的。有“预谋”的书写是有必要的,是对书写的尊重。但过分的在书写过程中做刻意经营,甚至“摆写、摹写”,那就与书法的本质相去甚远了,应不在此论了。

@书画中和堂

在临习争座位帖时,隐隐感觉到米芾的某些用笔汲取了其中的特点,对篆籀气的解释是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的,关键还是靠多临帖,在学习过程中参悟,比如说争座位帖里面的起收笔,笔笔到位又少有锋芒,这其中主要还是对笔的控制及变化,结构方面看,在取势的同事多注重提按和使转,方少圆多

声明| 分享旨在传播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原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【王瀚书道】公众号观点或立场。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。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乒乓球视频录像
bt365体育在线官网

乒乓球视频录像

📅 07-06 👁️ 9050
honor9x是什么手机
bt365体育在线官网

honor9x是什么手机

📅 06-30 👁️ 5415
香烟到底能保存多久?抽过期香烟有啥危害?老烟民都不一定知道
云视听虎电竞为什么看不了直播
bt365体育在线官网

云视听虎电竞为什么看不了直播

📅 07-05 👁️ 8202
足球比赛中的大小球玩法解析及其投注策略详解
www.28365-365.com

足球比赛中的大小球玩法解析及其投注策略详解

📅 06-29 👁️ 465
為什麼笛卡兒指着一筐兔子說,那是他的書?
bt365体育在线官网

為什麼笛卡兒指着一筐兔子說,那是他的書?

📅 07-04 👁️ 4782
玩“掼蛋”的游戏软件哪个好用?四个优质“掼蛋”游戏真不错!
魔兽mc是什么意思
www.28365-365.com

魔兽mc是什么意思

📅 07-07 👁️ 3841
不审核直接下款的平台不存在, 10个审核简单、容易下款网贷盘点